联系我们
  • 邮编:230000
  • 电话:13075514457
  • 地址: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桥头集北路与袁河西路交叉口安徽祖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院内

南通新能源预制舱在光伏电站中的应用,建设效率提升方案​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721 发表时间:2025-09-08 13:42:13

随着光伏电站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传统土建配电设施存在施工周期长、现场作业繁琐、环境影响大等痛点。新能源预制舱已成为解决光伏电站建设效率瓶颈的关键设备,具有“工厂集成预制、现场快速组装”的模块化优势。本文将详细阐述其关键应用领域,并提出围绕全过程优化提高建设效率的方案,帮助光伏电站实现“快速建设、早期并网”。


一、光伏电站重点应用领域新能源预制舱

新能源预制舱采用钢结构外壳,集成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和辅助设施。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三类:逆变预制舱、变压预制舱和控制保护预制舱,准确适应光伏电站的电力转换和控制需求。


(1)逆变阶段:直接运行交流的“高效转换站”

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需要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传统的逆变房选择“土建”设备现场安装方式,工期长达 40-60 天。逆变器预制舱在工厂内完成逆变器、DC配电柜和散热系统的集成调整。运至现场后,只需完成基础固定和电线连接,2-3 天空可以投入运行。以 50MW 以光伏电站为例,配备 10 台 5MW 与传统模式相比,逆变预制舱缩短了工期 80%的机舱密封设计可以适应沙漠、高原等恶劣环境,降低设备故障率 35% 以上。


(2)变压阶段:电能并网的“快速升压站”

光伏电站输出的低压交流需要通过升压变压器升至高压并入电网。传统升压站的土木工程涉及基础浇筑、墙体砌筑等多个环节,受雨雪天气影响较大。变压预制舱集成了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避雷器等设备。电气接线和耐压试验在工厂完成,混凝土基础现场浇筑(1-2)天)、吊装舱体(1 天 / 台)、连接出入线(1) 天 / 台),单座 35kV 压缩变压预制舱建设周期 5-7 与传统的升压站相比,天 3-4 几个月大幅缩短。


(3)控制保护阶段:电站运行维护的“智能指挥中心”

控制和保护预制舱集成监控主机、通信设备和保护装置,收集光伏电站运行数据、远程操作设备和故障预警。预制舱出厂前,与逆变器和变压器设备完成联合调整,现场插入电源即可“即插即用”。同时,配备温湿度控制和消防报警系统,支持无人值守操作和维护,可减少温湿度控制和消防报警系统 60% 适应光伏电站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现场运维人员。


二、提高施工效率的关键实施方案

新能源预制舱的应用需要依靠“标准化预制、系统化施工、智能协同”三个维度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光伏电站建设的全周期效率。


(1)预制阶段:标准化设计缩短外部周期的模块化生产

统一规范标准:制定预制舱尺寸规范(例如) 2.5m×6m×3m、3m×8m×3.5m 等常规型号),设备布局遵循“电气安全距离”运维便利性原则,减少定制设计时间。例如,逆变器预制舱内逆变器与DC柜之间的间隔统一设置为 1.2m,考虑到安全和施工效率。

并行模块化生产:将预制舱分解为四个模块:机舱结构、设备集成、电气接线和辅助系统,并在工厂内并行生产。机舱钢结构焊接(2-3)天 / 台)、设备安装调试(3-4 天 / 台湾)同时进行,单个预制舱的生产周期保持不变 7-10 天,比串行生产效率提高 50%。

出厂性能全方面检验:建立“电气性能”防护等级“环境适应性”三重检测系统,模拟光伏电站的实际工况 72 小时连续运行测试,确保预制舱运至现场后安装“零故障”。


(2)施工阶段:工艺优化机械化操作,压缩现场工期

多工序并行施工:光伏电站建设分为三个并行工序:“光伏阵列安装、预制舱基础施工、舱体吊装调整”。在安装光伏组件的同时,同时进行预制舱基础浇筑(选择混凝土预制块,减少现场维护时间),实现“阵型与配电设施同步施工、同步竣工”。

高效机械化作业:选择: 25-50 吨汽车起重机起重预制舱,单台起重时间控制在1-2 小时;预埋螺栓用于连接舱体和基础,而不是传统的焊接,提高了安装效率 3 倍。100MW 光伏电站的 8 预制舱可以是1-2 在一天内完成所有吊装。

简化电线连接:选择“预制电缆”“快速插入接头”设计,工厂提前定制电缆长度和接头,现场无需切割和压接,只需对接快速插入接头即可完成接线。单个预制舱的接线时间从 3-5 天缩短至 8-12 小时。


(3)协同阶段:数字控制全链联动,确保落地效率

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 BIM 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时监控预制舱的设计、生产和工程进度,通过数据可视化协调各环节的连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延误工期。

供应链协同保障:与预制舱制造商和设备供应商签订协同协议,明确生产周期、交货日期和现场服务责任,确保预制舱与光伏组件和支架同时到达,防止“其他设施”造成的施工停滞。

市级企业高效对接:利用预制舱“标准化、合规性强”的优势,提前与电力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沟通,简化项目审批和并网验收流程,缩短从施工到并网的整体周期。


三、应用注意事项和效益分析

选择适配原则:根据电站容量选择相应功率的预制舱(例如 10MW 电站配 2 台 5MW 逆变舱);寒冷地区选用带加热装置的舱体,高温地区加强散热系统设计。

整体效益显著:100MW 在选择预制舱方案后,光伏电站的建设周期从 6-8 个月缩短至 3-4 每月,现场施工人员减少一次 60%,降低综合建设成本,降低综合建设成本 15%-20%;并网后运维效率提高节省年平均运维成本40%,节省年平均运维成本 25 万元以上。


通过“工厂预制取代现场土木工程,模块化集成取代分散安装”,新能源预制舱从根本上突破了光伏电站建设的效率瓶颈。随着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预制舱将成为光伏电站大规模高效发展的关键支撑,有助于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实施。


上一篇:没有啦! 下一篇:南通
标签:
相关产品